学思践悟创新理论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学思践悟创新理论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

来源: 作者:肖李 发布时间:2024-07-05 字体大小:

关于高水平安全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统筹兼顾、协调并进,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既要抓好安全生产这件头等大事,又要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指出“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红线”,“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又强调“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动力、添活力”,并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这些重要指示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发展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抓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安全的重要论述,主动回应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新的向往,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行动、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面提升应急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聚焦筑牢底板,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是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推动应急管理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关口前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有力有效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消除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守牢安全底线目标,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责主业。现阶段,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为此,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多维分析研判,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精准辨识风险,科学把握新特点,有效化解新问题,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落细落实落具体,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安全生产党委、政府属地管理、部门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以及个人防护等“四方责任”;要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行动,促动企业主动落实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和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完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加快实施一批“人防、物防、技防和源头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突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动态清零,着力抓好城市运行、古城古镇古村、城镇燃气、自建房安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行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二、聚焦防救结合,提升综合防御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要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抓实安全风险防范各项工作,深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提升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频繁加剧和既有复杂的自然地质条件影响,自然灾害事件易发频发,其突发性、异常性愈发明显,风险极为突出。

要立足“防大险、救大灾”,坚持综合减灾理念,充分认识自然灾害风险的长期性、复杂性、极端性和严峻性,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要持续巩固优化防汛抗灾“三个一律、五个到位”和“八项机制”,以及森林防灭火“四全五到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源头管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长效机制,完善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感知识别,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加强监测预警新技术、新装备、新系统应用,修订完善各级各类救灾救助应急预案,科学布局综合救援、专业救援力量,完善抢险救灾装备、物资快速调拨机制,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灾险情,全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三、聚焦科技兴安,提升智慧赋能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安全,必须深刻认识到新科技新技术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给科技兴安、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新质生产力转换为科技兴安的实际能力,主要是将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转化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领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在安全防范科技装备提升上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目前,一系列高科技装备和技术已被应用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领域,如遥感卫星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与演变、无人机和救援机器人在防灭火和危险环境中的侦察、搜救和物资配送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人工智能系统能辅助灾害预测和决策支持等等。当前,要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实施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的契机,大力实施“智慧应急”战略,将智能化改造及数字化转型广泛融入应用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产业建设中,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地理空间信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应急指挥、应急救援装备配备的更新升级,督促企业加快安全生产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实行机械化、智能化减人和换人,切实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培育具有新质生产力的安全科技创新体系,以数字赋能为手段,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重构与再造,使应急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化促使应急管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四、聚焦靠前担当,提升队伍建强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要求,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应急管理部门承担着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等重要职能,最大的政绩就是守卫人民安全。这必然要求这支队伍敢于靠前担当、具备过硬能力。为此,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训词精神为指引,坚持政治机关、纪律部队建设标准,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应急人讲应急”、实战演练等方式,培养树立“政治、担当、争先、求实、协作、廉洁”六种意识,全面锻造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全面过硬的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要统筹考虑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方面人才需要,有计划地招引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切实建强应急力量,织牢织密安全防范保障网。要大力弘扬“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职业精神,加强干部队伍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执行力,当好人民群众的“安全卫士”和“守夜人”,推动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