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2-10 字体大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震局

  

二〇二一年

  


目 录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效

         

          (二)“十三五”时期的突出问题  


            ()“十五”时期的发展背景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规划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基础能力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提升地震应急综合处置能力  

  

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报务能力  

  

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能力  

  

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  

  

(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三)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五)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政策支撑  

  

(三)加强资金保障  

  

(四)加强人才培养  

  

(五)加强监督评估  

  


湘西自治州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

  

(修改稿)

防震减灾是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防震减灾能力高低是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重特大灾害实能力的充分体现,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重要彰显着眼湘西州地震事务发展,科学编制湘西自治州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南省防震减灾“十五”规划》,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灾害规划基准期为2020年,规划执行期为2021年至2025年。本规划是“十四五”期间湘西州地震事业发展的总体方案,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指导州减灾工作、制订防减灾政策以及安排重大项目建设与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武陵山脉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州域内有多条断裂带,其中较大断裂带有两条。一是从张家界慈利,经永顺县,过保靖、花垣,再过重庆秀山到贵州的铜仁、凯里的慈利—凯里断裂带,总体走向NE4065°,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全长约400公里,州区域内仅占其东北段,长90公里左右;另一条是经过泸溪的乌宿断裂带。自新生代以来,花垣-保靖-永定断裂带、保靖-铜仁-玉屏断裂带、永定-古丈-吉首-凤凰断裂带均有活动。

  

自有地震仪器记录以来,我州境内共发生地震128次,全州各县市均有发震。据湖南省地震局资料记载,我州自1997年以来发震频率和震级增强,3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且均呈现震源浅、裂度(震害)大的特点。其中“十三五”期间,湘西州发生地震灾害10次,最大震级3.3,尤其是2016保靖3级及以上地震发生2次,2级到2.9级地震湘西州内发生7次,这种情况为我州罕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十三五 ”时期的发展成效

  

委、政府和湖南省地震局的正确领导下,“十三五”期间,湘西州着眼全省全州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取得明显成效

  

地震监测体系从无到初步成形  湘西州地震台网中心2016年底已投入运行,可引进周边8监测台的监测信息,适时观测地震动态;在花垣县马其洛村建成的首个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台2017年通过验收,运行情况良好截至2020年底,我州8个县市共9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的基础建设全部完成,其中基准站2个、基本站6个、一般站1覆盖湘西地震烈度速报台网和地震预警骨干台网。    

  

地震应急体系基本形成  区域内各县市区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基本完成;湘西州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地震专家数据库逐步完善;省州两级地震会商系统投入使用;应急救援多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制作出《湘西自治州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机构和职责图》、《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地震应急级响应流程图》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坚持三级值班值守制度,每日按时向省地震局报送数据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六进”活动,有效地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和社会公众应急避险素质;成功培育省级科普示范学校5和示范社区1个,联合创建防震减灾科普基地1个。不定期对域内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开行政执法检查,抓建筑抗震设计标准的实施;及时处理居民上报的宏观异常现象,健康引导社会舆论,有效防范地震谣言;免费发放《湘西科技信息》《湘西州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等资料十余万份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宣传片。“十三五”期间,经过多方努力,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科学素质有了大幅提高。

  

(二)“十五 ”时期的突出问题

  

十三五”期间,湘西州防震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明显问题

  

历史原因造成的抗震水平偏低  地震具有地震震源较浅烈度偏高的特点,加之2016年以前没有强制设防,大部分建筑物达不到6度设防标准,城乡建筑整体抗震能力较低,故一旦发生较大地震时造成的灾害风险会比较严重

  

部分公众风险防御意识较为淡薄  由于湖南近90年未发生破坏性地震,湘西州发生的地震也仅是局部小范围的弱震,人员财产损失并不大,所以部分社会公众认为湘西州不会发生较强地震,放松了警惕意识,对防御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的投入不足、热情不高,尤其是在广大农房屋建筑基本没有达到抗震设防标准。

  

综合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  目前除湘西州地震局负责管理全州地震事务外,各县市区均未设立独立的地震工作机构,更无独立的工作人员和经费,不利于明晰权责形成上下联动合力

  

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湘西州地震事业起步晚发展迟底子薄,受当地财政收入的限制,在地震投入上也远低于省内其他地市,防震减灾专项经费年度预算还逐年下降,连满足机构运转都成问题,根本无法增强基础设施投入。区域内监测台站少、监测手段单一、数据不够精准,是我州地震灾害风险监测和防范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现有工作能力无法满足新时代防减灾需求  新时期新挑战新要求,但湘西州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和监测技术短板明显,地震信息服务能力不强人才队伍支撑保障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需要。

  

  )“十四五”时期发展背景

  

湘西州存在着发生较强地震灾害可能性  我省14个市州历史上都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记录,自1631年常德6.8级地震以后,湖南省400年未发生过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积集的突发风险正快速放大,湘西州地属武陵源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原生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严峻特别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尤为薄弱对湘西州经济社会安全可持续发展仍然构成较大威胁防范重大地震灾害不容忽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湘西州全面积极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带一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等国省发展战略的关键期,也是高质量推进全州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湘西州防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阶段,新形势下必须提升防震减灾的各项能力,做好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准备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新课题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发展阶段。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创新防震减灾治理举措,推进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对提升大应急体系建设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有工作基础和工作氛围提出的新挑战  “十三五”时期湘西州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科技减灾、数字减灾等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防减灾奠定了一定物质技术基础,同时,社会公众相关需求不断提升,积极主动参与防减灾救灾的热情高涨,如何加强交流合作和提升现代化手段是当前时期对现有工作基础和工作氛围提出的客观需要。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要求,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决定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以推进防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把握“两个大局”,夯实地震监测基础,增强预报预警能力,摸清风险底数,加强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公共服务,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地震科技,努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为全面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和现代化新湘西提供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功能协调共用、综合共享的原则,完善部门协同、区域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推进设施共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防为主,防范风险  牢固树立地震风险防治理念,着重加强地震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依法应对,科技支撑  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防减灾工作,提高防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防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先进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加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不断激发事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防震减灾治理现代化。

  

政府主导,开放合作  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强化资源整合、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积极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防减灾格局

  

着眼全局立足实际  围绕全省地震事业整体发展布局,立足湘西州实际,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的思想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实现全州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规模、效益相统一

  

  (三)规划目标

  

  胸怀“两个大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三高四新”战略在湘西州落地落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实施,截止  2025 年,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为标志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和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升,持续减轻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基本建成满足湘西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防减灾体系合力建设高水平的平安湘西

  

要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闯新路、开新局加力补短板、锻长板,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防治精细、监测智能、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现代智慧防震减灾,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地震科技具备一定水平,防范和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平安湘西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减灾效益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

降幅**(根据中国局指标设置)

地震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湘西自治州区域达到2.0

地震预警能力

公众覆盖率不低于60%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城乡建筑抗震设防达标率

城市新建建筑全面达标,乡镇新建农居60%以上达标

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完成量

17000km2(面积或数量)

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地震应急响应服务水平

震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2小时内现场工作队出队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95%

公共服务

行业服务满意度

80%以上

公众服务满意度

80%以上

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的比例

20%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提升地震监测预基础能力

  

科学规划湘西州地震观测台网布局,实施地震监测预台网信息化工程,有效开展地震烈度速报、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推进重大工程地震安全风险监测服务提升地震长中短临和震后趋势预测能力。完善地震分析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平台和湘西州震情会商视频系统,大幅提升监测预警体系信息化程度,灾害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地震灾害事故信息及时上报率达到100%

  

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立足湘西州情震情,统筹应急管理、住房建设、自然资源、地震等部门职能职责,形成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合力,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一是实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开展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二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强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地震安全风险治理。三是实施全民地震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提升地震灾害风险意识。将防震减灾融入城市科技场馆建设;将线上与线下、日常与重点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地震知识科学普及力提升社会公众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防震减灾科学素质。

  

提升地震应急综合处置能力

  

构建覆盖全区域、全层级、全过程的地震应急响应保障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应急响应保障演练。树立湘西自治州防震减灾指挥部在湘西州抗震救灾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各类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的地震灾害管理格局。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协作、开展跨区域综合演练加强地震救援队伍救援技术培训和救援装备使用技能培训,地震灾害综合救助水平显著提高加强新闻宣传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高重大灾害舆情应对水平,形成多渠道正确信息及时发布,主流媒体积极回应和引导的良好局面。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信息服务,同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事项纳入湘西州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拓展公共服务领域,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地震灾害风险区划、重大工程结构安全、非天然地震监测等需求。丰富公共服务产品,积极开发适合湘西州的农村民居抗震技术、防震减灾知识传播教育、地震震情速报信息、安全生产和抗灾救灾辅助决策等系列服务产品。

  

(五)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通信对接应急指挥骨干网,实现地震紧急信息与省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实时共享,构建与应急管理信息化协调统一的地震信息化业务布局。提升信息网络安全性能,保障网络稳定、安全运行和网络信息安全。建立防震减隔震技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防震减灾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推进地震信息化建设,组织部署地震自动速报系统、地震台网运行一体化在线监控系统、监测预报可视化展示系统、监测预报业务平台系统,完善湘西州地震视频会商系统

  

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能力

  

强化科普阵地建设,创新科普传播方式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创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升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十四五期间,力争创建国家、省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5所,省级及以上防震减灾科普基地2个。

  

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

  

健全防震减灾协调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防震减灾联席会议制度,明晰成员单位职责,完善协调联动机制,科学有效地发挥管理体制优势积极协助各市县区尽快成立地震工作机构,加强对市县地震工作的指导,强化防震减灾基层基础。推进地震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依法有序引导规范社会力量市场参与机制参与震减灾防治工作加强防震减灾法治化管理推动应急避难场所、防震救灾设施等标准体系建设,同时依法加大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

  

四、重点工程

  

(一)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工程

  

1.永顺地震监测台建设项目 依托省地震局技术力量,在永顺县选址新建1个地倾监测台,采取地面深井综合观测等方式,加强湘西州监测手段,完善监测体系,强化监测数据基础

  

2.监测预警台网建设项目 截止2020年底,湘西州已在9个市县区完成地震预警台前期铺设工程,下步将完成数据信号的接入,实现对主要地震断裂、地震分布集中区域的有效覆盖和多学科、多手段的立体化监测逐步构建起湘西州地震信息保障系统

  

3.情会商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湘西州震情会商视频系统,实现震情远程会商。通信对接应急指挥骨干系统,搭建省州县三级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实时共享。

  

4可视化地震监测业务管理与展示系统项目  按照省局安排,统一部署可视化地震监测业务管理与展示系统建设台站运行在线监控系统,实现对地震监测业务的可视化管理和台站观测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运行的一体化实时在线监控。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提升工程

  

1基于遥感影像和经验估计的区域房屋抗震能力初判项目  以县市区为单位完成湘西州房屋建筑分区标绘和震害风险判别,形成“房屋抗震能力分区”面状矢量数据图层,摸清湘西州风险底数,排查安全隐患,提升地震灾害抵御能力。

  

2地震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项目  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要素全面调查,突出地震灾害重点隐患调查,查明区域抗灾能力。搭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信息服务平台,收集全房屋建筑、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基础数据建立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应用需要编制地震灾害系列风险图,制订地震灾害区划,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

  

3地震灾害风险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 充分利用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调查评估普查成果,通过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要素调查,全面收集获取地震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等信息,为州委州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1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  切实明晰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权责,提升防震减灾社会治理能力。尽力协调有关部门,在市县区成立相应的地震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2相关工程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地震应急避难等的空间管控和用地保障需求纳入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对全州应急避难场所进行排查登记,建设备案制度和运行管理与评估机制,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人员安置和运行动态管理。

  

3城镇防震减灾能力提  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积极主动与发改、资源和规划、住建等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理顺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机制。对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地震灾害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制定防灾对策。开展事中事后抗震设防监管检查,切实增强项目工程建设方、施工方等主体责任单位的抗震设防意识,从源头上夯实防震减灾基础,全面提高全社会综合抵御地震灾害能力。

  

4.农村防震减灾能力提升  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推广《湘西自治州农村民居抗震设计示范图集》引导和规范农村民居进行抗震设防。推进民居抗震加固和示范工程,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创建及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全州新建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实施,推进风险隐患治理。地震易发区在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移民搬迁、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农居抗震加固和改造工程。

  

5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  在凤凰县禾库、吉首经济开发区、丹青、河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抗震性能工程示范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10农村民居防震保安示范点9个,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6、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  新培育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5所、州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16所,利用防震减灾教育示范学校这个综合平台,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抗震设防要求行政审批改革,加强重大建设工程安全评价监管工作。制定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产品清单,有效提供地震速报、灾情速报、地震预警、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烈度发布等震情灾情信息。

  

2.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10.23国际防灾减灾宣传日”、科技宣传周、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防灾的意识,营造防灾减灾氛围。

  

3.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建立数字地震科普馆和网上技术服务平台推进省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通过阵地建设为湘西州提供地震科普公共服务,提升全民地震科学素质。

  

4专家顾问组为民办实事活动  政府专家顾问开展社区、街道、志愿者等群众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高社会民众对减灾防灾工作、地震科普知识、应急救援技能、房屋抗震结构信息解与掌握。

  

(五)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1湘西州地震应急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中应包含湘西自治州1:50000倍地质构造图、湘西历史震中分布图、全州地震监测台网分布图、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防护工程分布图、地震灾害重点隐患点分布图、全州行政区划图、湘西自治州交通地图、省州县乡村5级防震减灾工作联系人通讯录、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分急响应流程图等。通过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共享和对地质构造的科学分析,实现地震应急信息化、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逐步建立现代应急救援体系。

  

2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地震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规范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管理,开展应急技能培训。应急装备配置应包括应急通、地震应急包、应急帐篷、应急服装、手电筒等工作设备和个人装备。

  

3、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常态化  不定期在学校、社区、机关等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地震应急演练专业教育培训重点单位,如学校、医院、酒店、商场等每半年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突发性地震事件发生时紧急避险和应急保护能力,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最大限度减轻地震危害

  

4.地震应急预案修订  根据省、州关于地震预案修订工作要求,湘西州地震应急预案进一步进行修订,积极指导市县修订地震应急预案。

  

5.地震桌面演练定期操练  组织政府相关部门、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召开座谈会,适时开展桌面演练,熟悉各项操作流程,确保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抗震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和实施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最大程度发挥湘西州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力抓好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确保规划目标能完成好,主要任务能落实好,重大项目能实施好。

  

(二)加强政策支撑

  

现有政策支持基础上,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其他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出台基层防震减灾示范、群测群防等工作的地方标准和规范性文件,提高防震减灾社会治理水平。

  

(三)加强资金保障

  

完善防减灾资金多级分担机制,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加大防震减灾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

  

(四)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灵活的人才交流、培养、引进、使用、合作和管理机制扩充人才队伍数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形成以防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为突击力量,以基层社区灾害管理者和灾害信息员为基础力量,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复合化防减灾人才队伍

  

)加强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本规划与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评估相结合,适时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加强评估结果的应用,促进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