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2025年第2期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预警
一、天气预报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综合分析,预计4月18日下午到晚上,我州有小到中等阵雨,局地有大雨;20日晚中北部有大雨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南部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局地阵风可达7级,过程累计降雨量60~100mm,局地120mm左右,降雨主要时段为18日17时~18日23时、20日20时~21日12时。具体预报如下:
18日白天,多云转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局地大雨,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雷雨时局地阵风可达6~7级,气温19~31℃;
19日(18日20时~19日20时,下同),小到中等雷阵雨转多云,气温20~30℃;
20日,多云转阴天有小到中等雷阵雨,气温20~27℃;
21日,中北部(永顺县北部、龙山县北部)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南部阴天有小到中等阵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雷雨时局地阵风可达7级,气温20~32℃;
22日,中到大雨转多云,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温15~21℃,最高气温降幅较大;
23日,多云间晴,早晨山区有雾,气温14~26℃。
二、综合风险分析
(一)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地质灾害风险:4月18日晚上至19日白天局地较强降水、20日晚至21日白天中北部大到暴雨,将使永顺县北部、龙山县北部等区域岩土体含水量迅速饱和,加之前期岩土体干燥疏松的特性,遇水后结构稳定性极易受损,进而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等灾害。需重点针对切坡建房集中区、公路边坡及山区沟谷等高风险区域,加密巡逻排查,强化防范措施。
次生灾害关联:强降雨可能引发山洪灾害,威胁龙山县北部、永顺县北部等沟谷地带居民点及交通线路安全,需提前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和道路保畅工作;城乡低洼区域渍涝风险升高,需警惕雨水倒灌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二)强对流天气影响显著
极端天气风险:20日晚至21日,中北部局地雷雨大风(局地阵风可达7级)可能导致临时建筑倒塌、高空作业设备失控、广告牌及树木倒伏,威胁户外作业人员和公众安全,需对易倒塌或失控的临时建筑等进行加固与监测,加强警示提醒。
交通与城市运行压力:短时强降水易造成路面积水、湿滑,低能见度影响山区公路驾驶安全,易发生车辆打滑、追尾等事故。中北部暴雨区域需加强山区公路、临崖临坡路段巡逻管控与防滑处理;南部城市虽以小到中等阵雨为主,但局地短时强降水仍可能导致低洼区域及地下空间排水不畅,需提前检查城市排水管网,降低内涝风险。
(三)农业生产面临挑战
农作物保护压力:中北部局地暴雨易造成农田渍害,油菜、蔬菜等作物根系缺氧腐烂,需做好农田排水排涝;雷雨大风可能损毁农业设施,如大棚薄膜破损,影响烟苗等作物生长,需加强巡查,及时对受损农业设施进行修复。
农事安排干扰:强对流天气可能延误春耕相关农事活动,需抢抓雨隙开展播种、移栽等作业。
(四)后期需关注天气转换影响
22日中到大雨转多云,23日多云间晴、山区有雾,需防范雨雾天气及23日清晨局地大雾对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同时关注后期天气转晴后高气温与前期降水交替对地质稳定、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
三、应对建议
(一)强化精准监测与预警联动
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密切关注18日、20日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严格落实“631”预警叫应机制。适时通过应急广播、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高频次发布地质灾害预警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按照“四个一律”和“五个关键环节”要求,及时做好预警区人员及群众的避险转移工作。
(二)强化重点领域防范措施
地质灾害防范:对切坡建房区、高风险斜坡单元开展排查,设置警示标识,制定转移方案,确保受威胁群众及时撤离。交通部门对山区公路、临崖路段进行应急加固,清理排水沟渠。
强对流天气应对:住建部门督促在建工地18日傍晚至夜间、20日晚加强高空作业管理,加固设施;城管部门排查城区广告牌、行道树。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户加固大棚、覆盖防雹网,抢收成熟作物。
交通与城市安全:公安交警在暴雨影响路段加强管制,发布路况信息;公路部门预置应急物资,处理路面积水。
后期安全防范:关注23日雾天对交通的影响,提前做好交通安全提示与管控。
(三)强化应急准备与值班值守
各级部门要加强值班值守,及时报送灾情信息,完善应急预案,抓好应急队伍训练和物资储备。盯紧夜间强降雨时段(18日17时-23时、20日20时-21日12时),提前前置队伍、装备、物资,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应对突发情况。